top of page

创建过程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团体的创建过程和我们将要开展的相关活动。

2016年4月中旬在熊本发生了地震后,团体的代表和创建人之一葛冬梅马上在SNS(社交网络服务)上对以名古屋市为活动据点向外国籍孩子们提供支援的团体发出了如下呼吁。

 

现在马上去熊本地震的受灾地提供支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我们在名古屋说不定也可以给受灾的人们提供帮助。这个地区有很多可以提供翻译服务的人才。希望大家共享信息。在她的呼吁下,NPO等有志之士于4月29日在名古 屋的某处聚集在一起,召开了熊本地震外国人受灾者支援筹备会议。当时,熊本县停止接受县外的志愿者和物质支援。

 

大家边收集熊本地震受灾地的信息,边展开了讨论。其中,提到了对于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发生的南海海沟大地震,我们的准备做好了没有这样一个话题。后来,大家的话题转移到了本地区的灾害对应措施方面。

 

也就是在当天,我们设立了现在这个会前身的「灾害时外国人支援网络爱知・名古屋」。其后,几名创建人一起前往熊本县提供支援并在2016年6月1日名古屋国际中心召开的「灾害时外国人支援网络爱知・名古屋设立筹备研讨会」上作了报告。

 

尽管会议当天是工作日的晚上,可与会人员多达100人,我们感到大家对发生灾害时的外国人支援措施极为关心。

 

​在那之后,为了在12月正式设立该网络,我们于7月在名古屋市、9月在知多郡東浦町、11月在犬山市分别召开了设立筹备相关会议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共有167人/次参加了3次准备会议。在我们前往各个地区听取多方意见的过程当中,这个地区所需要的网络形式逐渐浮现。

 

网络的活动并不应该仅限于发生灾害时。

 

外国人也并不只是接受支援的一方,外国人也可以是提供支援的一方。

 

​通过综合3次会议上的各方意见,我们于11月6日把团体的名称从「灾害时外国人支援网络爱知 ・名古屋」改为「多文化防灾网络爱知・名古屋」。

 

​本网络以爱知・名古屋为据点,联络爱知县下的各方团体和各方人士一起就「防灾启发」以及「灾害支援」等展开相关活动。

 

超越语言、文化和国籍的差异,唤起大家对防灾的关心和意识,在发生灾害时能够互相支援。我们希望以多文化为关键词,构筑一个这样的网络。

bottom of page